常见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常见问题 >

无票支出企业该怎么处理

时间:2020-12-03 11:29 TAG标签:枣强公司注册   代理记账公司   
  我们知道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支出,无法取得相应的发票,造成企业有较大的支出,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发票,而我们企业财务在遇到此类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无从下手,进而造成相关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严重的甚至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确实企业财税人员将会计做账与税务纳税给整合起来了,首先我们要明白企业账务处理是按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不能将税务政策与会计准则混肴。
无票支出企业该怎么处理
 
  而企业成本费用对应的发票,如果应该取得而又没有取得的,在实际申报纳税时进行相应纳税调整即可,这个时候就会形成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这个当然这个是无法避免的,不过即便是在税务处理上,也不是所有支出都是需要有发票,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的,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支出,是没有对应的发票也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呢?这些都需要企业相关从业人员认真了解透彻,而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此类情况,又该如何处理才能将事情给办好呢?
  企业一般财务处理
 
  在企业会计处理上,只要是企业的合理支出,不管有没有发票,我们都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企业实际的支出金额为准,准确地进行相关账务处理,至于无发票不能再所得税前扣除,这是企业汇算清缴时,确实不能税前扣除的金额,在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增加处理即可,不影响企业实际的账务处理,因为我们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而不是按照税法来进行税务处理的,不过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企业财务人员,做账都是按照发票来的,没有发票就不能做账,其实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特殊情况下的税务处理
 
  企业的实际支出,没有发票就不能税前扣除?
 
  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如此一概而论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例如:A企业与B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将自产产品销售给B企业,并约定按时交货,但后由于A企业生产线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交货,最后只能解除合同,A企业支付了2万元的违约金给B企业,A企业要求B企业开具发票,但是最后B企业只是就该2万元金额,开具了一张收据,后期税务机关检查时发现2万元的支出没有发票,只有一张收据,要求A企业就该笔支出进行纳税调增。
 
  那么此处有两个问题:
 
  1,A企业可以要求B企业就2万元的违约金,开具增值税发票?
 
  2,A企业的2万元无发票支出,能税前扣除?税务机关要求进行纳税调增是否合理?
 
  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对于发票开具的相关规定,具体是如何的,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
 
  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可知B企业收取的违约金,并非因为企业发生经营业务,而收取的款项,而是一直损失的补偿收入,而如果B企业真的给A企业开具了发票的话,那么才是违反了发票管理办法,因为最终B企业并没有发票销售业务,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A企业不能要求B企业就违约金支出2万元,开具增值税发票。
 
  2,A企业的2万元无发票支出,可以凭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不用纳税调增,税务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无发票支出税前扣除的具体税务文件
 
  财税[2018]28号,根据此文件无发票支出的费用支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方单位为依法不用办理税务登记的经营单位或者小额零星经营的个人,则成本费用可以用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收据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单次小额零星支出不得超过增值税的起征点)。
 
  2,企业从境外购进货物或者劳务发生的支出,以对方开具的发票或者具有发票性质的收款凭证、相关税费缴纳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3,企业应当取得发票而未取得发票的,可在汇算清缴前换开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但是如果因为对方单位被税务机关依法吊销、注销营业执照、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等特殊情况而无法取得对应发票的,可以凭借相关真实资料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1)无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原因的证明资料(包括工商注销、机构撤销、列入非正常经营户、破产公告等证明资料);

  (2)相关业务活动的合同或者协议;

  (3)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

  (4)货物运输的证明资料;

  (5)货物入库、出库内部凭证;

  (6)企业会计核算记录以及其他资料。

  企业发生的相关无票支出,最终能不能税前扣除,不能只是看表面情况,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根据企业的业务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做到有理有据,即便真的遇上了相关事情,我们也能够从容应对,所以对于企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的财税人员,更应该对于业务相关的相关政策与税收法规了解甚详,将业务与财税恰当地结合起来,不仅能为企业规避相应的税收风险,还能让企业从容地开展相关业务。
相关新闻